省美麗城鎮辦考核組赴良渚街道開展美麗城鎮考核驗收 |
|
來自網絡- |
2021-09-16 08:04 |
|
|
9月15日上午,省美麗城鎮辦考核組赴良渚街道開展美麗城鎮考核驗收。市建委副主任葉青,區政協副主席、良渚街道黨工委書記斯建剛,良渚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邱惠良,區住建區副局長鄭云,市美鎮辦綜合組組長嚴磊,良渚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汪曉慧等參加。 會上,區政協副主席、良渚街道黨工委書記斯建剛就美麗城鎮建設工作思路和成效進行匯報。斯建剛指出,良渚街道搶抓杭州大城北建設、后申遺時代發展、杭州云城開發等重大歷史機遇,以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為契機,服務新城、古城、云城三城聯動式發展,聚焦區域精細化治理,全面對標對表美麗城鎮建設“五美”目標和“十個一”標志性工程,補齊功能設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強化產業經濟發展,塑造特色城鎮韻味,提升綜合治理水平,進一步發揮疏解中心城區功能,以更高的城市發展能級不斷加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爭創“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 考核驗收組負責人介紹了考核規則及考核方式。驗收組將通過聽取匯報、觀看視頻短片、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審考核。 隨后,考核驗收組分為三個小組,根據考核相關要求,現場走訪了余杭區矛調中心良渚分中心、虎哥環境、良渚數字文化社區、良渚文化村社區、隨園嘉樹等重點點位,現場感受良渚街道“美麗城鎮”建設重點項目的推進情況。 良渚街道位于杭州城北,東依京杭大運河,南接拱墅區,西接西湖區,北鄰湖州市,地處長三角圓心地,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快速崛起的杭州都市新中心。五千年良渚文化、兩千年運河文化在此交會互融,孕育出“原創、首創、獨創、外拓”的良渚精神。 圍繞美麗城鎮創建工作,街道結合已有的城市發展基礎 和歷史文化底蘊,實施推進美麗城鎮項目31個,總投資額達72.08億元,通過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切實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全域整治、管理升級,青山綠水環境美. 城市建設提速增靚。聚焦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大運河文化帶(良渚段)等重點區域、良渚文化廣場等核心項目,加快展示大美城市形象,打造人文景觀融合輝映的大運河文化帶和良渚-運河文化走廊。加快主次干路網及城市河網建設,完成古墩路、杭行路、好運路等主要道路提升和20條“四好農村路”主體施工。持續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花苑新村等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扎實推進,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停車場與口袋公園建設穩步向前。 城市管理提檔升級。全力推進靚城行動“1466”計劃,會同良渚新城共同謀劃莫干山路提升改造、良渚中央商務核心區提升工程等139個項目,計劃投資額約476.2億元。此外,重點完成近2.4萬畝征而未用土地整治和13條主要道路綠化提升,將暫不出讓且符合建設用地規劃的征而未用土地用作建設臨時停車場、易腐垃圾處置點等民生配套。扎實辦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構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全覆蓋工作閉環。 生態環境持續向優。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力爭創“污水零直排”街道,前山港、郁宅港水質由Ⅳ類提升為Ⅲ類。民生為先、做優配套,共享樂民生活美 提升公共服務。以“民生一張圖”引領學校、醫院、養老服務、綜合商貿、安置房、文體設施等建設規劃,持續完善5、10、15分鐘生活圈體系,方便轄區居民生活。華潤萬象城、星創城等一批地鐵口TOD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快,環地鐵商圈進一步形成。長達27.8公里的城鄉綠道互聯成網,鎮域每萬人擁有綠道長度達到1.99公里,居民綠色生活幸福感持續提升。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公辦省一、省二級優質率覆蓋面達100%,義務教育小學段教育質量抽測全區排名第一,中學段一類重高錄取、教學質量、綜合素質居全區前例。余杭第一中學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未來三年內將設置60個班級,招收學生數量達3000名。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建立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勾莊分中心,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擴項目,完成東蓮村、大陸村、七賢橋村衛生服務站改造提升。 夯實社會保障。首位推進穩就業、惠民生,良渚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與市民客廳建成投用,“走親連心三服務”累計走訪群眾6.6萬余次,解決基層和群眾反映問題2300余個。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成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12家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老年助餐服務實現全覆蓋。 加強社區建設。調整優化8個社區規模,全覆蓋將24個單身公寓納入村社統一管理,實現43個村社自助一體機24小時服務可辦。提升社區治理,良渚文化村社區成功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并列入省第三批未來社區試點創建單位,圍繞打造共同富,F代化最小單元目標,文化村社區正以補短板式的“三化九場景”微更新和微治理推動未來社區創建工作。建設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集養老服務、社區衛生服務、退役軍人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市民客廳,分批分類重點推進22個社區社會服務中心建設,打造“一社一品”。 招大引強、轉型升級,雙創集聚產業美,強化雙招雙引。通過高水平服務、多維度招引,2020年以來,累計簽約各類優質項目54個,引進各類高層級人才200余人,海外高層次人才99人。 集聚特色產業。夢棲小鎮于2020年11月被正式命名為第四批省級特色小鎮。王堅院士領銜的杭州夢溪論壇項目落戶良渚安溪正式奠基,中國(良渚)交叉創新產業孵化基地正式開園,數字文化社區先導區已簽約數字文娛企業67家。 培育“雙創”空間。累計新增物理創新空間68萬方,其中2020年新增37.66萬方。累計引進創新孵化載體32個,申報省級孵化器1家,認定市級孵化器2家,認定市級眾創空間3家,引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30家。 以文潤城、以旅興城,鄉愁古韻人文美,強化頂層設計。配合良渚遺址總體保護規劃修編,編制“多規合一”的良渚北片八個村村莊空間統籌規劃,深入開展全域土地綜合和生態修復試點,通過復墾碎片化的存量建設用地,力爭置換、整合出120畝建設用地。提升村集體活血、造血能力,針對11個村、492.58畝村級留用地,逐一明確開發模式、用地區塊和建設時序,制定三年行動計劃。 推動文旅融合。以安溪古鎮產業升級為牽引,整合瑤山祭壇、東明山森林公園、夢溪論壇與北片八村構建農文旅產業矩陣,深化美麗鄉村提升1510示范創建,積極打造良渚文化風情線與荀山高標準示范村,努力打造遺址村落與未來鄉村碰撞下的良渚遺址村落田園風光度假區。 弘揚文明新風。圓滿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實踐點掛牌與村鎮兩級志愿者框架搭建,注冊志愿者約6500人,文明活動時長近2700小時。加強文化陣地建設,街道文體大樓新址、青少年活動中心項目順利推進,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行政村文化禮堂實現全覆蓋。 數字賦能、四治融合,智慧城市治理美,做優整體智治。圍繞“城市大腦·余杭平臺”建設,打造富有良渚特色的鄉村小腦·數字駕駛艙。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識對良渚轄區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手段工具進行全方位系統性重塑。 做實基層治理。推行“陽光五線譜”“草帽議事、田頭協商”等黨建引領基層民主協商的好辦法,進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街道、村社兩級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能級,做深做足“減負賦能增效”的文章。建設占地3000平方米,集綜合信息指揮、信訪受理、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服務新中心。建成余杭區首家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分中心,整合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勞動仲裁委員會、公安信訪室等現有資源,真正實現矛盾“中轉站”向化解“終點站”的轉變。 做深三源融合。下大力氣深化訪源治理、推動信訪減量,2020年全年信訪總量下降18.48%。深化警源治理,打造“網事警情”聯動升級版,大力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警保聯防聯勤發動3000余名物業保安擔任兼職網格員,物業保安、專職網格員聯動到場率分別達92%和98%。在俞志軍警務站、物流警務站建設“楓橋式警務站”的基礎上,打造“馬上來幫忙”的區域一體化警民融合平臺“良渚馬幫”。 更多藍領招聘咨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找工作就上普工網 微信號:pg114_net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
| 解決方案 | | 資源下載 | | 關于我們 | 微信掃一掃,好工作隨意找! |
招聘服務 微信招聘 勞務派遣 社保代理 業務外包 殘疾人掛靠 |
2012杭州社保 2012遵義社保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加盟無憂 sitemap |
聯系我們
招聘客服:
1143203847
社?头
1609073348
派遣客服:
763667942
客服電話:0571-88776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