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38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
來自網絡 |
2016-04-29 12:14 |
|
|
千百年來,浙江以百工之鄉聞名,工匠精神傳承至今。4月28日,記者從省總工會獲悉,今年全國、省五一勞動獎狀、獎章評選結果已正式揭曉,我省共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38人,評出省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79人。 新時代勞動者身懷何種絕技?他們如何錘煉自己?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在五一勞動節前,讓我們一起走近這117位勞動者。 年輕無極限 80后、90后嶄露頭角 21歲當選村委會主任;23歲,創立的農業電商獲得5000萬元風險投資……1991年出生的泰順縣彭溪鎮雙溪口村小伙巫逢洲,在大山里創業,帶著鄉親致富。 巫逢洲是117位勞動者中最年輕的一位。年輕、有創造力,是這117位勞動者群體的一大特色。記者從省總工會獲悉,在這117位勞動者中,80后、90后有15人。他們印證了一句話:年輕“無極限”—— 1988年出生的李偉,18歲爬上橋吊,他帶出的徒弟如今已成長為橋吊骨干。1984年出生的范麗鋒是全國優秀農民工,也是浙江省首席技師。同是1984年出生的基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師葉依依遵循“比勤奮的人更勤奮”的座右銘,由她主持管理或參與管理的工程項目,質量合格率均為100%…… 在這批年輕人身上,有著“喜歡一行做好一行”的毅力。天氣漸漸炎熱,范麗鋒穿著厚厚的不透氣帆布工作服,戴著面罩,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他說:“焊工技藝沒有止境,我還要在這條路上勤奮進取。”2007年,21歲的大學畢業生周象漢被派往剛成立的公司,他在短時間內掌握了篩選皮胚、烘干、磨砂等生產工序流程,用6年青春,與同事一道,幫助公司實現年產值超過1500萬元的快速成長。 這些年輕人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個獨立、執著、有創造力的新生代勞動群體。“后生可畏。”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60后酈云平評價說。 大匠無捷徑 工匠精神始終如一 年輕人讓我們看到勞動者多彩人生的一面。然而,真正的工匠精神,其本質千百年沒有改變。 “工匠精神是一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定力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底蘊。”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我省全國、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一線職工、技術工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分別占68%和65%;而省五一勞動獎章評選,除繼續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普通勞動者外,還向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優秀技術工人傾斜。 117位勞動者無不具有這樣的工匠精神。 他們中,有的最初是普通的農民工,只有初高中學歷,通過艱苦學習成長為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施文美21歲時以初中畢業的文化程度進入電機行業,一開始根本不會機械制圖,24年后,她已成為令同行刮目相看的專家,先后創造了10多項國家或省市重大科技成果。 他們中,有的工作很平凡,數十年如一日,綻放生命之花。1980年,20歲的許金良高中畢業,到鄉衛生院學習。守護鄉村36年,他經常從早上6時30分忙到晚上7時,一心撲在診療的病人身上,迄今未發生過一次醫療糾紛和事故。 南宋官窯重復施釉技藝原已成為絕響,省工藝美術大師酈越寧潛心鉆研30余年,使這一制作技藝復現。 他們精益求精,巧思巧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員李軍亮可以同時開啟四五個實驗,同時用不同的工藝配比進行對比,不僅在時間上贏得了先機,而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省公安廳高速公路交警總隊杭州支隊直屬大隊副大隊長蔣玲燕創立了“度溫簡守情”五字工作方法,提煉“三有聲,四一樣,五主動”執法模式,在窗口工作5年共處理違法案件3.94萬起,審核法制案卷67.7萬起,清查涉案財物2587件,無一起有效行政復議和復核案件。 創新無止境 非公企業貢獻大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說這句話的是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德仁,長期從事半導體硅材料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半導體材料基礎研究上取得了國際重大突破,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對我國半導體硅材料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造紙術的發明已有近兩千年歷史。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萬平和同事們一起,讓這一項古老的技藝開拓了全新領域:他們創新了理論和工藝,成功研發各種型號的電解電容器紙等多個國家級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非公企業在浙江經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年,我省非公企業職工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占全省總獲獎數的33%,在省五一勞動獎章中的比例達48%。 實現中國夢,我們有偉大的勞動者。 更多藍領招聘咨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找工作就上普工網 微信號:pg114_net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
| 解決方案 | | 資源下載 | | 關于我們 | 微信掃一掃,好工作隨意找! |
招聘服務 微信招聘 勞務派遣 社保代理 業務外包 殘疾人掛靠 |
2012杭州社保 2012遵義社保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加盟無憂 sitemap |
聯系我們
招聘客服:
1143203847
社保客服:
1609073348
派遣客服:
763667942
客服電話:0571-88776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