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倉儲管理 |
|
來自網絡- |
2015-03-24 09:05 |
|
|
“倉”也稱為倉庫,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場地,可以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場地等,具有存放和保護物品的功能;“儲”表示收存以備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當適用有形物品時也稱為儲存。“倉儲”則為利用倉庫存放、儲存未即時使用的物品的行為。簡言之,倉儲就是在特定的場所儲存物品的行為。 倉儲管理就是對倉庫及倉庫內的物資所進行的管理,是倉儲機構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倉儲資源提供高效的倉儲服務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過程。倉儲管理是一門經濟管理科學,同時也涉及應用技術科學;故屬于邊緣性學科。倉儲管理的內涵是隨著其在社會經濟領域中的作用不斷擴大而變化。 倉儲管理的任務 1、利用市場經濟手段獲得最大的倉儲資源的配置。 2、以高效率為原則組織管理機構。 3、不斷滿足社會需要為原則開展商務活動。 4、以高效率、低成本為原則組織倉儲生產。 5、以優質服務、講信用建立企業形象。 6、通過制度化、科學化的先進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7、從技術到精神領域提高員工素質。 倉儲管理的基本原則 1、效率的原則。 2、經濟效益的原則。 3、服務的原則。 倉儲管理的主要活動 1、企業倉儲活動的類型 企業可以選擇自建倉庫、租賃公共倉庫或采用合同制倉儲為庫存的物料、商品準備倉儲空間。 1)自有倉庫倉儲,相對于公共倉儲而言,企業利用自有倉庫進行倉儲活動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倉儲,管理也更具靈活性。 2)租賃公共倉庫倉儲,企業通常租賃提供營業性服務的公共倉儲進行儲存。 3)合同制倉儲,合同倉儲公司能夠提供專業、高效、經濟和準確的分銷服務。 一個企業是自建倉庫還是租賃公共倉庫或采用合同制倉儲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周轉總量; 需要的穩定性; 市場密度。 2、倉儲的一般業務程序 1)簽訂倉儲合同。 2)驗收貨物。 3)辦理入庫手續。 4)貨物保管。 5)貨物出庫 3、倉儲管理的內容 1)訂貨、交貨。 2)進貨、交貨時的檢驗。 3)倉庫內的保管、裝卸作業。 4)場所管理。 5)備貨作業。 產品在倉儲中的組合、妥善配載和流通包裝、成組等活動就是為了提高裝卸效率,充分利用運輸工具,從而降低運輸成本的支出。合理和準確的倉儲活動會減少商品的換裝、流動,減少作業次數,采取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倉儲作業,都有利于降低倉儲作業成本。優良的倉儲管理,能對商品實施有效的保管和養護,并進行準確的數量控制,從而大大減少倉儲的風險。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