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購員十大策略 |
|
來自網絡- |
2014-07-10 13:43 |
|
|
策略一、直接報價 顧客問價格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往往是第一個關注的問題,這個無可厚非。盡管顧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標價,都還是喜歡問多少錢,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優惠。冰箱導購采取直接報價法:4960。一開始并沒有說出任何的優惠政策,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很多導購在顧客問價格后,馬上把優惠政策拋出來,這是不妥當的。 筆者也常常這樣,有一次明明看到一個標價500元的東東,還是問多少錢。沒想到導購一句話把筆者趕了出來。導購說,你沒看見嗎,不是寫著500元嗎 銷售心態比什么都重要,銷售心態不好,80%的顧客都會被趕跑。 策略二、用反問回應價格訴求 當導購不拋出優惠誘餌的時候,顧客往往會問:能不能優惠?打幾折?最低多少錢?這個時候是最考驗導購的時候,導購因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導致顧客轉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勝枚舉。該導購使用的方法是用反問回應顧客的價格訴求:那今天能定下來嗎?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優惠,不能定,不能隨便給你優惠。這個反問一下子把問題拋回給了顧客,可攻可守,進退自如。 策略三、要求對方報價 在談判報價中,一般的原則是盡可能地讓對方先報價。當然,當對方的報價離你的底價相差很遠的話,則需要很好的回旋技巧。顧客要求優惠,導購非常聰明,馬上問顧客愿意出價多少。 由于顧客看上了這臺冰箱,就說出了自己的底價:4500。要求對方報價的風險就是可能超出了自己的底線。4500的報價導購不能接受,接下來就需要運用談判策略進一步討價還價。看來國美和菜市場是一樣的,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不得不讓人想起黃宏生說過的一句話:賣彩電不如賣白菜。 策略四、對客戶的第一個報價說NO 顧客的出價是4500,超出了導購的底線,導購不能接受,于是說,這個價格我們不可以的。假如一旦答應顧客,那顧客就可能放棄購買,因為你的讓步很容易,顧客就會感到他上當了,繼而繼續還價或者決定退出。 就算顧客的報價沒有超出導購底線,在顧客報價后,導購也是不能同意的,要對顧客的第一個報價說NO,甚至第二個報價,第三個報價都要說NO,即使最后同意了,也要表現得極不情愿,這就是“極不情愿”策略,只是在這里沒有細節表現出來。 策略五、報價留有余地 標價是4960,在顧客要求優惠后,導購報價是4870,最后主任說底價是4800,而結果是4650成交,比最初的報價優惠了310。假設導購方的底價是4650,那她在報價的時候是要高于4650的,這是連豬豬都知道的道理。只有這樣才可能給顧客還價的空間,只有這樣才可能讓顧客有“成就感”。 在報價和最后成交價的中間要經過很多次廝殺,然后一步一步接近成交價或者自己的底線。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沒有平衡的天平,通過拆左右補右邊,拆右邊補左右的方式最后達成平衡。 策略六、價值優勢掩蓋價格劣勢 顧客常常說的三個字就是:太貴了。即使顧客看上了,也買得起,也常常說“太貴了”,因為潛意識里都希望再便宜點,都希望能再優惠點,最好是不要錢送給他。面對顧客的這三個字,導購很容易陷入被動,有的說不貴,有的說物有所值,有的說是有點貴,有的微微一笑…總之,面對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應對方法。4960元的冰箱,屬于高端冰箱了,在普通老百姓看來都是算貴的了,其他的冰箱一般2000左右都不錯的了。所以導購在這里用價值優勢掩蓋價格劣勢,而且充滿自信:可是我們的冰箱好啊。接下來一定要強調哪里好,尤其是顧客喜歡的那點好。這樣,更容易捕獲顧客的心。 策略七、上級權利策略 顧客想走,導購就對顧客說,要不您先坐會,我去問一下我們領導。這是很常用的談判策略。這里有個很重要的策略,沒有單獨列出來,那就是一定要懂得“挽留”顧客。顧客潛意思里是需要挽留的,如果顧客對產品有好感,你的挽留可能讓成交成功了一半。顧客往往因為價格不能再優惠而離開,這時導購一定要留住客戶,并通過再優惠或者請示領導來解決。 這個請示領導的策略就是上級權力策略。如果導購說,那我再給你優惠100元,那么事情可能變得更加麻煩,顧客知道導購有價格權力,就會不斷要求優惠,最后不是無法成交就是利潤太低。導購要相信:顧客都是談判高手。 策略八、尋求第三方幫助 在上級權利策略中,這個“上級”一般可以不出現,通過電話,或者假象運用即可。而這里,是“第三方策略”和“上級權利策略”相繼使用,因此,主任出場了。主任親自過來,并給出了4800的底價,說明國美內部主任和導購的配合還算比較默契,同時說明對該顧客非常重視,顧客喜歡被重視。后來顧客開價4650,主任同意了,也許這個價格權力只有主任才有。 主任和導購之間的價格權力分配是不一樣的,比如,導購只有100元的優惠權力,主任可以有200元的優惠權力,而顧客要求的優惠超過了100元,那么就需要第三方介入了。 策略九、讓步的策略 價格讓步是講策略的,如果讓步不到位,遇到很懂談判的顧客,就容易出問題,要么不能成交,要么利潤很低,有的還要吵架,甚至氣勢洶洶。我們看看這個案例中價格讓步的過程:4960——4870——4800——4650。 從開始的報價,到導購說的“活動價”,到主任的“底價”,到最后的成交價,第一次讓步90元,第二次讓步70元,第三次讓步150元。這是很危險的讓步策略。顧客看到最后的讓步越來越多,不知道還有多少空間可以讓。因此,最好的讓步應該是不斷減少的讓步,讓步的“距離”不斷減少。 反觀顧客的報價,是很講策略的:第一次加100元,從4500到了4600;第二次加價50元,從4600到4650。其實顧客再加30-50元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這里需要很好的價格談判技巧。 策略十、應對要求升級策略 顧客都是“貪婪”的,總是要求不斷滴優惠。在確定成交價格的基礎上,顧客很聰明,馬上說要禮品,大有“不給禮品就不買的架勢”,看來顧客是個談判高手。如今購物,似乎到了沒有禮品無法銷售的境況。顧客明明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還是要禮品,因為你不要,商家不會給你優惠。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