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成了“攔路虎” |
|
來自網絡- |
2014-04-08 08:05 |
|
|
上周,一年一度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又來了”。在現行的職稱評定機制下,專業技術人員外語等級考試不過關,評職稱時會被“一票否決”。 照理說,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知識型人才,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通曉一定程度的英語無可厚非。但問題是,我國需要參加職稱英語考試的專業技術人員覆蓋面有點廣,許多日常工作與外語無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必須以英語考試成績作為職稱晉升的必備臺階,例如演員、工藝美術師等。而這也導致了一些專業能力不錯,但外語水平不佳的知識人才因外語成績而錯失晉升機會。要知道,按照現行的職稱英語考試標準,申報A級的人員“應認知6000個左右的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短語”。 但是,對于80后和90后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英語考試卻變成了“雞肋”。按照原人事部1998年時實行全國職稱英語統考的初衷,統考英語的本意是為了督促專業技術人員學習英語,當時有相當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是在恢復高考前參加工作,或是通過自學考試取得學歷學位,并未接受過系統的正規院校教育,補習英語確有必要。但問題是,16年后的年輕專業技術人員,絕大部分接受過系統化的英語課堂教學,通過了高考和四六級考試,這些考試的難度遠遠大于可以帶字典進場的職稱英語考試,對這一人群繼續考職稱英語是否還有必要? 事實上,人才的選拔方式應當是多樣的,不該讓英語和計算機考試成為人才培養的“攔路虎”,應更加注重實際能力,而不能“唯職稱是從”。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已經對外表示,今后職稱外語改革將進行試點,試點的方向是按不同專業領域進行劃分,突出實踐要求。期待這樣的變革,能有助于更多人才走出“英語圍城”。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