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替父討薪 |
|
華西都市報 |
2013-01-29 08:39 |
|
|
花木蘭年少替父從軍,孝心感人肺腑。近日,一則內江17歲女孩代父討薪的消息,同樣孝心可鑒,卻令人感到些許心酸。 爸爸患癌癥治病花了10多萬元,父母被拖欠的共五萬多元工資成了救命錢。內江資中縣17歲女孩陳瑤無奈發帖求助,幫爸爸討工錢。最終,在央視關注報道后,當地政府部門用3天時間幫她了卻心愿。 一篇網帖引央視關注 資中農民工討薪 24日晚上,資中縣老城區陳金武的家中突然來了很多政府工作人員,專門來幫助陳金武討薪。 就在當天,央視《共同關注》欄目,對陳金武帶病討薪的情況進行了報道。報道中介紹,陳金武夫妻去年在西安一處建筑工地打工,直到去年9月工程停工,都未拿到工錢,被欠薪共計近6萬元。由于癌癥手術后無錢治療,陳金武一直在家休養。陳金武17歲的女兒陳瑤,眼看家中無錢給爸爸治病,無奈到網上發帖求助,為父討薪。 “當時實在沒有辦法了,想通過網絡得到支持,了卻爸爸一樁心愿。”陳瑤說,求助帖是年初時發布的,不久后她就接到了央視記者的電話。 在央視的報道中,陳瑤到資中一家中藥店買了6元的藥。被問及“藥管用嗎?”時,陳瑤笑得很勉強:“家里確實拿不出來錢了,這些藥夠吃一個星期左右,感覺不怎么起作用。”為了能讓爸爸舒服,她還給爸爸按摩,并不斷地逗爸爸笑。而她一個人在房間時候,眼淚卻停不住地流。 部門介入 僅用3天拿到58000元欠薪 24日,資中縣政府成立了工作組,商討如何幫助陳金武。資中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大隊長魏騫告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看到央視報道后第二天,他們就和西安的勞動部門對接。西安方面反饋,陳金武所在的項目,已于去年支付了一部分拖欠的工資,僅陳金武等50多人共140萬元工資仍被拖欠。 魏騫介紹,去年2月,陳金武夫妻倆經人介紹,到西安一公租房建筑工地進行水電安裝,與他一起過去的還有當地及資陽的工友共10多人。 去年4月,陳金武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出患有十二指腸壺腹部腺癌癥。陳金武夫妻二人就未繼續上班,隨后陳金武做了手術和化療。由于醫療費用共花費了10多萬元,家里再拿不出錢,一家人就回家休養,還將家里的房子做了抵押。陳金武與用工單位做過約定,治療期間也要發放工資,夫妻倆共被欠薪58000元。 在西安勞動部門的協調下,27日,陳金武務工的項承建方北京某建筑公司,來到資中縣人民醫院,將58000元工資墊付給他,同時該公司還將單位的愛心款項一共10300元也一并交給陳金武。 愛心奉獻開綠色通道 市民捐錢捐物 “24日晚上,爸爸就被接到了醫院,醫院開辟了綠色通道,目前家里沒有支付醫療費用。爸爸的工資拿回來了,還有很多人關心他,最近他的氣色也好了很多。”陳瑤說。 24日起,央視《共同關注》對陳金武的情況進行了連續報道。資中縣許多好心人對陳金武一家伸出了援手。陳金武的妻子魯菊華告訴記者,除了資中縣政府組織了捐款外,還有不少熱心人到醫院捐款捐物。 現在,陳瑤每天奔波于醫院和家里,由于爸爸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陳瑤就做素菜給爸爸吃。陳瑤說,吃素菜還有一個原因,好一點的菜很貴,家里根本就買不起。 女孩心愿 爸爸病情穩定后能回校讀書 2011年,陳瑤初中畢業后,就沒有繼續學業。她說,當時考慮到家里的情況,才做出退學的決定。不僅父母反對,連同學都勸她回到課堂。 之后,她就跟隨父母到工地體驗生活,在西安的時候幫助媽媽切菜煮飯,做點輕巧的事情。但沒過多久,就有強烈的想回去讀書的念頭。“可是這時候爸爸已經病倒了。”陳瑤說,因為要擔負起照顧爸爸的重任,現在有點空就從同學那里借來高一高二的教科書,開始自學。 “因為有筆記,很多簡單的知識,也容易看懂。”陳瑤說,前幾天,資中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也希望她能回到學校,但考慮到爸爸病重,她暫時沒有讀書的打算。“等爸爸病情穩定一些,那時候我再回到學校讀書。” 求助網帖 少女放棄上學幫爸爸討工錢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昨日找到了陳瑤在某知名論壇上發布的求助帖。帖子中,陳瑤附上了她邊復習功課邊照顧爸爸等感人的照片。帖子迅速引起網友關注,有網友留言:“看到你的事情我很感動!我愿意無條件盡我之力幫助你。”以下為陳瑤發布的求助帖原文: 我爸去年查出了胃部癌癥,醫生說已經轉移到了肝和其它內臟,可能活不到春天了。他治病已經花了十多萬元,如今我家已經沒錢治了,只能出院,現在我爸也只好在家躺著,為了照顧他,我也不能上學了,在家給他熬藥喂飯。 我爸得病后我就一直哭,怕他看見難受,就在夜里蒙起被子哭,而現在已經哭不出眼淚了,因為我聽他說,北京的一家單位欠他幾萬塊的工錢,加上欠我媽和我舅我叔叔的錢,差不多有二十萬元,要是能盡快拿到錢,我爸就可以住院了,我爸就有希望了。 北方的天氣這么冷,我媽我舅他們一直在北京的單位討錢,但人家就是不給,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人家為你們干活流汗,為什么到年底拿不到錢?為什么我爸才39歲就這么沒錢治看著病死? 爸爸,我想對你說,女兒不想考什么大學了,女兒要幫你把錢要回來,送你去醫院治病,讓你把身體養好,讓你能像以前一樣天天聽我唱歌…… 叔叔阿姨們,你們說我爸知道我不好好上學,去幫他要錢,他會不會生氣啊? 記者手記 假如央視沒有關注 陳金武帶病討薪的故事,終于劃上了句號。一個網絡求助帖、央視關注、地方政府部門介入、事情解決。看似很符合事件邏輯,但假如央視沒有關注,陳瑤發出的求助帖,會起到如此“立竿見影”的作用嗎?值得深思。 不久前,我也接到過一個農民工的求助。資陽籍農民工李義在遂寧修路,包括他在內的29名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到內江包工頭家中追討工資時候,包工頭借上廁所時“消失”了。無奈之下,李義向本報求助(本報曾報道)。記者聯系了內江、資陽、遂寧的勞動監察部門后得知,李義得先到事發當地勞動部門投訴,再由勞動部門介入調查等,整個程序走完需要幾個月時間。顯然,對于急著拿錢回家過年的農民工來說,是拖不起的。 從陳金武的討薪之路中,我們看到了各地政府部門的努力,也感受到了社會的大愛,這是令人欣慰的地方。可惜,這一切均發生在中央級媒體介入之后。 如何防止用工單位欠薪甚至賴薪,讓農民工在年關之際順利拿到工資?我想,這需要更有約束力的勞務關系保障制度,還有各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嚴格“斗硬”的決心。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